CQ9(电子中国)官方网站-科技领航者

新洁能研究报告:功率器件设计龙头光伏储能带来新机遇_CQ9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CQ9电子中国官方网站-功率器件制造专家,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全球市场。

新洁能研究报告:功率器件设计龙头光伏储能带来新机遇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7-28 21:23:55    浏览量:

  公司是国内功率器件设计类企业龙头之一,长期专业从事 MOSFET、IGBT 等半 导体芯片和功率器件的研发、设计及销售。公司是国内最早在 12 英寸工艺平台实现 沟槽型 MOSFET、屏蔽栅 MOSFET 量产的企业,也是国内 8 寸和 12 寸功率器件累 计出货量最大的设计公司,同时是国内 MOSFET 品类最齐全且产品技术领先的公司。 2021 年收入规模达到 14.98 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 4.10 亿元,并且保持快速增长的 趋势。根据 IHS 统计数据,2020 年公司在国内 MOSFET 出货量排名本土厂商第三, 其中设计领域公司名列第一。

  公司成立于 2013 年,由实控人朱袁正、新潮集团、新洁能半导体三方共同出资 设立。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专注于 MOSFET、IGBT 等半导体芯片和功率器件的研 发、设计及销售,2016 年至今每年均入选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评选的“中国半导 体功率器件十强”,是唯一的功率器件设计公司。同时,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和对外 股权投资的方式,加强自主封装能力,开展功率模块业务,并进行其他产业链环节的 布局。

新洁能研究报告:功率器件设计龙头光伏储能带来新机遇(图1)

  朱袁正先生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同时也是公司实控人,直接持有 23.15%股份 (2022 年 Q1);根据 2021 年年报披露,截至 2021 年 Q4,朱袁正直接持股 23.34%, 通过其他一致行动人间接持有 3.38%的股份,总计持股 26.72%。截至 2022Q1,前十 大股东共计持股 43.44%。

  CQ9电子官方网站 CQ9平台

  领导者技术背景出身,海内外产业经验丰富。朱袁正先生 1964 年出生,本科和硕士分别毕业于吉林大学半导体化学专业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与电力工程专业。 曾任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助理工程师/刻蚀工艺主管、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工程师、 德国西门子松下有限公司产品工程技术经理、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研发副处 长、苏州硅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新洁能半导体董事长兼总经理、电 芯联智控董事长兼总经理,具有丰富的产业经验,工程技术能力扎实,管理能力突出。 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新洁能香港董事,电基集成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公司自成立之初即专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研发设计,提供的产品包括 MOSFET、 IGBT 等半导体芯片和功率器件,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产品及功率模组已经形成样 品,其中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产品正在做进一步的测试,功率模组正在构建模块生 产线。公司产品电压已经覆盖了 12V-1700V 的全系列产品,产品型号达 1500 余种, 重点应用领域包括汽车电子、光伏逆变和光伏储能、数据中心、5G 通讯、工业电源、 安防、机器人电机控制、变频家电、农用无人机、医疗设备、锂电保护等十余个长期 被欧美日功率半导体垄断供应的行业。

  收入逐年上涨,产品下游应用广泛。2021 年总体营业收入达到 14.98 亿元,同 比增长 56.89%。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功率半导体下游应用广泛,电动汽车、新 能源发电、5G 通信等新兴领域对功率器件的需求与日俱增,公司产品面临供不应求 的局面。随着供应链建设趋于成熟,公司在前端和晶圆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后端 加强自主封装能力,从而保障产能,促使下游需求转化为销售收入。 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同时自身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以及客户结构改善,公司 毛利率自 2019 年以来连续两年上涨,2021 年总体毛利率达到 38.87%,同比提升 13.50 个百分点。从细分业务来看,公司功率器件毛利率、芯片毛利率和总体毛利率走势基 本一致,2021 年功率器件和芯片的毛利率分别为 38.71%和 41.43%。考虑到芯片收入 占比逐年降低,预计未来总体毛利率和功率器件毛利率基本一致。

新洁能研究报告:功率器件设计龙头光伏储能带来新机遇(图2)

  盈利能力位居行业上游,边际改善明显。和 A 股主流功率器件厂商相比,公司的 毛利率逐步提升至行业上游水平,2021年毛利率创2016年以来的新高,达到38.87%, 仅次于捷捷微电的 47.70%。公司的净利率同样处于优势地位,显著高于大部分可比 公司,2021 年达到 27.40%,仅次于捷捷微电的 27.78%。出色的盈利能力源自于良好 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费用控制能力,公司在 Fabless 模式基础上向封测环节延伸,不 断提升产品价值量。

  功率半导体是半导体行业最重要的细分板块之一,作为电子装置中电能转换与电 路控制的核心,在电路系统中起到控制导通、电压频率变换、直流交流转换等功能。 下游广泛应用在汽车电子、工业电子、消费电子、新能源发电、轨道交通、电力传输 等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前景广阔。

  功率半导体可以分为功率器件和功率 IC 两大细分品类。功率器件从最早的二极 管、三极管、晶闸管,发展至后来的 MOSFET、IGBT,体现出大功率化、高频化、集 成化、低能耗等发展趋势。而在产品大类内部,同样存在持续的迭代升级,功率器件 厂商不断创新设计和制造技术以满足下游的各类新需求。

  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在 2019 年约为 464 亿美元,2024 年预计将达到 522 亿 美元,2019-2024 年复合增速约为 2.38%;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在 2019 年达到 177 亿美元,2024 年预计达到 206 亿美元,2019-2024 年复合增速约为 3.08%。中国 市场占全球的比例大约在 39%左右,是全球主要的功率半导体消费市场。

新洁能研究报告:功率器件设计龙头光伏储能带来新机遇(图3)

  MOSFET 器件是最大品类,形态以分立器件为主。2019 年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市场 规模约为 160 亿美元,占功率半导体整体市场规模比例约为 34%。其中,MOSFET 器件 是最大的品类,占比 52.51%;其次是整流器和 IGBT,占比分别为 26.98%、9.99%。 IGBT 由于在大多数场景下以模组形式存在,因而在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市场份额中 占比不高。

  MOSFET 全称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按照导电沟道类型可以分为 P 沟 道和 N 沟道,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栅极(G)电压来控制源极(S)和漏极(D)之 间的导通、关断。MOSFET 具有导通电阻小,损耗低,驱动电路简单,热阻特性好等 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电脑、手机、移动电源、电动交通工具、UPS 电源等众多领域。

  MOSFET 器件市场广阔,中国市场约占全球四成。全球 MOSFET 器件市场规模在 2019 年约为 84.20 亿美元,2020 年受疫情影响出现下滑,2024 年预计回升至 77.02 亿美元。中国MOSFET器件市场规模在2019年约为33.4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9.69%, 2020 年同样因为疫情出现下滑,后续市场规模预计保持平稳,2024 年约为 29.70 亿美元。

新洁能研究报告:功率器件设计龙头光伏储能带来新机遇(图4)

  海外巨头位居行业前列,国产替代空间大。根据Omdia的数据,2020年全球MOSFET 器件市场份额前三名分别为英飞凌、安森美、瑞萨,市占率分别为 29.7%、11.2%、 9.1%。前十名中仅有一家中国公司安世半导体(闻泰科技子公司),位居第 8 名。全 球前十名 MOSFET 厂商市占率高达 81%,市场份额较为集中,且主要被欧美日半导体 巨头占据,国产厂商仅通过收购安世集团占据一席之地,国产厂商的进步空间仍然较 大,随着包括新洁能在内的国产功率厂商不断发力,国产替代的进程将持续推进。根 据 IHS 统计数据,2020 年公司在国内 MOSFET 出货量排名本土厂商第三,在设计类公 司名列第一。

  汽车电子及配套产业带动 MOSFET 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根据 Yole 的统计,消费 级应用在 2020 年仍然是 MOSFET 市场下游最大的品类,规模约为 28 亿美元,占比约 37%,而在 2026 年占比则将下降至 28%。与之相对,汽车电子及相关配套设施在 2020 年市场规模约为 15 亿美元,2026 年增迅速增长至 30 亿美元,复合增速 12.25%,占 比则从 20%提升至 32%。 在汽车电子中,新能源相关汽车模块的硅基 MOSFET 市场规模将从 2020 年 1 亿美 元增至 2026 年 7 亿美元,占比从 1.33%提升至 7.45%,复合增速高达 38.31%,是增 速最快的细分市场。汽车电子产业将成为 MOSFET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并在未来 取代消费电子成为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IGBT 全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 BJT(双极结型晶体三极管)和 MOS(绝缘 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既有 MOSFET 的开 关速度高、输入阻抗高、控制功率小、驱动电路简单、开关损耗小的优点,又有 BJT 导通电压低、通态电流大、损耗小的优点,在中高电压、大电流、高频率的应用场景 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显著优于其他功率器件。因此,在对工作频率要求不高,却对 功率、电流、电压有较高要求的场景下,IGBT 对 MOSFET 有较好的替代作用。

新洁能研究报告:功率器件设计龙头光伏储能带来新机遇(图5)

  IGBT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与发电领域增量需求未来可期。根据 Omdia 的统计和预测,全球 IGBT 市场规模 2024 年预计达到 66.19 亿美元,2020-2024 年复 合增速约为 5.16%;中国 IGBT 市场规模 2024 年预计达到 25.76 亿美元,2020-2024 年复合增速约为 4.34%,中国市场占全球比例约为 40%左右。由于 2020 年以来,新能 源汽车、光伏、储能、风电等领域的发展进度较快,IGBT 市场规模扩张速度或将超 出原先的预期。

  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是 IGBT 下游三大最主要的应用市场。三大下 游市场分别占比 30%、27%、22%,合计占比近八成。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电驱系统、 车载空调、车载 OBC 等模块是 IGBT 的主要应用场景,随着汽车电气化渗透率的不断 提升,IGBT 作为核心功率元件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光伏、风电、储 能等新能源发电领域,逆变器、整流器等核心组件同样需要用到大量 IGBT,该领域 占比有望快速提升。

  根据 Yole的预测,2020-2026 年间 IGBT市场规模将从 54 亿美元增至 84亿美元, 复合增速达到 7.64%。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基础设施是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其中新 能源汽车的 IGBT 市场规模预计从 5.09 亿美元增至 17.00 亿美元,复合增速 22.26%; 充电桩 IGBT 市场规模预计从 0.69 亿美元增至 2.33 亿美元。除新能源汽车之外,工 控和家电领域的应用同样是 IGBT 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引擎,工控 IGBT 预计从 17 亿 美元增至 23 亿美元,家电 IGBT 预计从 13 亿美元增至 20 亿美元。

新洁能研究报告:功率器件设计龙头光伏储能带来新机遇(图6)

  电气性能优势显著,SiC 功率器件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半导体材料目前发展到 第三代,第一代材料以硅(Si)、锗(Ge)为代表,应用最为普遍;第二代材料以砷 化镓(GaAs)、碲化铟(InSb)为代表;第三代材料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 为代表。SiC 材料和传统的 Si 材料相比,可以同时达到高电压和高频率,并且具有 更好的散热性能,因而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新能源汽车需求驱动 SiC 市场快速扩张。由于碳化硅耐高温、耐高压、高频工 作等特征,可以很好地降低器件功耗、保障可靠性。根据 Yole 的预测,全球 SiC 器 件的市场规模将从 2021 年的 10.90 亿美元增长至 2027 年的 62.97 亿美元,复合增 速达到 33.95%。而推动市场规模扩大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汽车行业,预计 2027 年 SiC 器件市场 79.18%的收入将来自于汽车,其次是工业的 8.73%和能源的 7.27%。

  专注功率半导体设计,各环节优势逐渐凸显。公司是专注于 MOSFET、IGBT 等功 率半导体器件与模组的设计类公司,江苏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连续多年位居“中 国半导体功率器件十强企业”之列。通过产品迭代升级,下游新兴领域客户拓展,公 司业绩快速增长。随着 IGBT 产能释放,光伏储能、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市场将驱动公 司新一轮成长周期。

  公司在产品生产销售各环节均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作为设计类半导体企业,公 司在研发和设计环节重视投入,同时和国内第三代半导体知名高校东南大学等进行深 度产学研合作。目前公司产品已经形成 5 大产品平台,产品型号多达 1500 多种,可 为客户提供全面细致的功率解决方案。制造环节公司和国内功率器件晶圆代工龙头华 虹宏力建立了十多年紧密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封测环节公司子公司电基集成封测产 能持续快速提升,自主封装能力日趋完善。在销售端,公司合作的客户包括各行业头 部企业,2021 年导入比亚迪等多个汽车整车品牌,成功导入并批量供应国内多家头 部光伏企业,推动 2022 年出货量继续增长。

新洁能研究报告:功率器件设计龙头光伏储能带来新机遇(图7)

  公司提供的产品按照产品封装形态来分,主要包括功率芯片、器件和模组;按照 芯片类型,可以分为 MOSFET 和 IGBT,其中 MOSFET 可进一步划分为沟槽型 MOSFET、 屏蔽栅 MOSFET、超结 MOSFET。近年来,公司器件的封装产能不断提升,直接销售芯 片的收入占比逐年降低,器件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未来随着模组产线建设完成、产品 形成量产,器件和模组的销售占比将继续提升。根据公司披露,当前公司产品型号高 达 1500 余种,显著高于国内厂商的 MOSFET 产品型号数量,为国内 MOSFET 品类最齐 全且产品技术领先的公司,丰富的产品组合将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解决方案。

  功率器件占比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持续迭代升级。公司在发展初期对外销售裸 芯片的收入占比较高,超过 50%,随着封装供应商合作关系的建立,以及自身封装产 能的建设,越来越多的芯片封装成器件之后对外出售,2021 年功率器件占比已达到 90.24%。从技术类型来看,传统的沟槽型MOSFET占比逐年下降,2021年已降至45.31%; 而屏蔽栅 MOSFET 占比逐年提升,2021 年已升至 38.96%;IGBT 产品也在近两年产生 规模销售,2021 年已经实现了 8,051.44 万元的销售,同比增长了 529.44%,未来占比 有望继续提高。

新洁能研究报告:功率器件设计龙头光伏储能带来新机遇(图8)

  长期战略合作保障代工产能,自主封装能力不断提高。公司作为半导体设计类 公司,在晶圆代工、封装测试等环节建立了可靠的供应关系。在晶圆制造端,公司和 国内功率半导体代工龙头华虹宏力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华虹宏力一、二、三、 七厂均已实现投产,同时公司还在开发其他供应商作为补充。2020 年公司整体流片 达到约 30 万片(折合 8 英寸),同比增长约 18%。 在封测端,公司和长电科技、日月光、捷敏电子等封测大厂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同时子公司电基集成封装测试产量稳定提升,2021 年产能已达到 1014kk,同比增长 35.19%,自主封装比例 2021 年已接近 40%。

  发力汽车电子和新能源发电,下游结构持续改善。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 通讯、工业、家电、消费电子等领域,原先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通讯、工 控等行业,近年来公司大力拓展汽车电子、光伏逆变、光伏储能、5G 基站等新兴产 业市场,打开了全新的成长空间。2021 年公司进入多家汽车品牌整机配件厂,光伏 逆变和光伏储能实现大批量销售,2022 年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汽车功率半导体迎来高景气时代,公司汽车电子业绩有望走强。相比于传统燃 油车,新能源汽车的半导体价值量占比截然不同,功率半导体占比由 21%提升至 55%, 超越 MCU 成为汽车半导体最大的子品类。在汽车电气化、智能化渗透率持续提高的背 景下,叠加功率半导体在整车半导体内部占比提升,汽车功率芯片市场规模将随着扩 大,2023 年预计将达到 80 亿美元,2020-2023 年 CAGR 达到 13.30%。

新洁能研究报告:功率器件设计龙头光伏储能带来新机遇(图9)

  车规级产品型号丰富,可应用在多个车载核心模块。公司的产品可广泛应用在 电控、电池管理、车载逆变器、车载 OBC 等核心模块中,覆盖沟槽型 MOS/屏蔽栅 MOS/ 超结 MOS/IGBT 多个类型产品,产品型号丰富多样,公司釆用高密度器件结构设计以 及先进的超薄芯片加工工艺,显著降低器件功耗,提升系统效率。公司是国内首家研 发并量产 P 沟道 SGT MOSFET 系列产品的设计公司,并最早推出车用 P 沟道 SGT MOSFET 系列产品。2021 年,公司在汽车市场重点导入了比亚迪,实现十几款产品的大批量 供应;同时公司进入了多个汽车品牌的整机配件厂,整体销售收入快速提升,随着公 司的 MOSFET 产品陆续导入整车的车身控制域、动力域、智能信息域、底盘域、智能 驾驶辅助域,预计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收入占比将持续提升。公司将长期受益于新 能源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的蓬勃发展,打开发展空间的天花板。

  光伏逆变器打开功率器件市场天花板。光伏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组件, 作用是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反馈回商用输电 系统或者供离网电网使用。逆变器中的 逆变单元主要由 IGBT 模块(或 IGBT 单管、 MOSFET)及其他组件构成,IGBT 是核心器件,其性能决定了逆变器的功耗和运行效 率。

  功率器件是光伏逆变器核心元件之一。从成本结构来看,除去施工费用,光伏电 站原材料主要由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等组成,其中光伏逆变器大约占到电站成本 的 10%。而在光伏逆变器内部,主要包括结构件、被动元器件、PCB 线路板、集成电 路、半导体器件等零部件,其中半导体器件(主要是 IGBT)占成本的 11.8%,仅次于 结构件和电感。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模块,逆变器及其内部的功率器件将占据稳 定的价值量,随着 SiC 等新兴技术的导入,光伏发电环节的功率半导体成本占比或将 有所提升。

  光伏、储能产业建设持续推进,公司成功导入多家头部客户。中国光伏新增装 机量近年来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21 年新增装机量 54.88GW,同比增长 13.86%。根 据 TrendForce 预测,2022 年中国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 75GW,同比增长 36.66%。在 光伏新增装机量和换新需求的推动下,光伏逆变器同样快速增长,2020 年全球光伏 逆变器出货量约为156GW,同比增长13.04%,2025年出货量预计达到388GW,2020-2025 年复合增速约为 20%。

新洁能研究报告:功率器件设计龙头光伏储能带来新机遇(图10)

  公司利用沟槽栅场截止型 IGBT 技术,通过采用高密度器件结构设计以及先进的 超薄芯片加工工艺,提供 600-650V IGBT、1200-1350V IGBT 及 PIM 系列产品,应用 在光伏逆变器中,通过优化载流子注入效率和载流子分布,显著降低器件饱和压降和 关断损耗,降低功耗,提升效率。公司部分 IGBT 产品在电流密度和饱和压降等关键 特性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推出全球首款 1200V 100A 光伏用单管 IGBT。 2021 年公司重点发力光伏发电、光伏储能市场,MOSFET 和 IGBT 产品已在国内主 要头部客户实现大批量销售,已成功导入并批量供应国内头部光伏企业,光伏逆变和 光伏储能领域将成为公司 2022 年重要的业绩增长点。(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公司研发开支近年来快速增长,2021年研发开支约为0.80亿元,同比增长54.05%。 研发队伍持续扩张,2021 年达到 78 人,占整体员工比例 25.32%,2022 年一季度研发人员数量已经超过 80 人。2019 年以来,公司研发人员占比逐渐下降,主要原因在 于子公司员工数量大幅增加,从 2020 年的 95 人增至 2021 年的 163 人。考虑到包括 电基集成在内的封装子公司生产人员相对密集,因此整体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下降具 有合理性。

  研发支出占收入比例稳中有升,股权激励绑定核心研发人员。公司研发支出占 收入比例 2020-2021 年均位于 5%以上,和功率器件行业可比公司相比,研发支出占 比位于中游水平。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0 年 IPO 募投项目包括总投资 4.81 亿的功率器件研发升级&产业化项目、总投资 0.55 亿元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2021 年底启动定增及股权激励项目,募投资金用于第三代半导体、功率模块(含车 规级)等研发工作。同时通过,2021 年 11 月公司开启新一轮股权激励工作,并在后 续向 136 名员工以 84.25 元/股的价格授予了 114.1 万股,覆盖了绝大多数核心技术 人员与业务骨干。

  产学研合作,加快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成果产业化。公司重视加强产学研合作,已建立江苏省功率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东南大学-无 锡新洁能功率器件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江南大学-无锡新洁能功率器件技术联合研发 中心。公司参与的“智能功率驱动芯片设计及制备的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了 2019 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且获得 2020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经过长期的研发投入,公司已经形成 Trench-MOS、SGT-MOS、SJ-MOS、IGBT、第 三代功率半导体五大产品研发平台,通过研发推进产品迭代升级、拓展更多产品型号, 满足客户多样性需求。

新洁能研究报告:功率器件设计龙头光伏储能带来新机遇(图11)

  第三代半导体研发厚积薄发,定增推动进一步产业化。为了持续加大先进产品 系列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公司在 2021 年 11 月启动定增项目,对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 件、智能功率模块、功率集成模块等项目开展研发和产业化工作,总投资金额约 13.50 亿元。 公司自成立之初即始终专注于功率半导体行业,由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SiC/GaN 的优良特性,在功率领域性能优势尤其显著,公司自 2015 年即开始第三代半导体功 率器件的研发工作,已开发出“高耐压低损耗碳化硅二极管技术”、“碳化硅功率器件 高可靠终端耐压保护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并申请专利。截至目前,SiC 和 GaN 功率 器件均处于流片验证阶段,性能参数符合预期。公司持续与下游客户进行第三代半导 体应用方面的沟通,一旦验证通过且上游供应链建设完成,有望快速导入下游客户。

  盈利能力稳中有升,ROE 保持较高水平。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自 2019 年以来持 续上升。2021 年 Q1 毛利率 39.72%,同比上涨 6.23 个百分点;净利率 26.72%,同比 上涨 2.98 个百分点;摊薄 ROE 为 14.20%,同比上涨 0.28 个百分点。随着公司自主 封装能力增强,功率模组等产品逐步量产,有助于继续提升公司的利润率水平,并有 效缓解上游价格上涨的压力。

新洁能研究报告:功率器件设计龙头光伏储能带来新机遇(图12)

  研发费用占大头,管理、销售费用率控制在低位。2018 年以来,每年的销售费 用率均控制在 2%以内,且逐渐下降;管理费用率控制在 3%以内,呈震荡态势。2021 年 Q1 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1.92%、3.33%,同比分别上升 0.68、2.03 个 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 2021 年 Q1 计提了股权激励费用的摊销 1908 万元。研发费用 率逐步提高,2022 年 Q1 研发费用率 4.03%,同比增长 0.30 个百分点。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金额基本保持稳定,2021 年大幅增长,达到 4.51 亿元,同 比增长约 458.99%;2022 年 Q1 约为 0.49 亿元,同比下降 16.39%,但依然高于 2021 年之前的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除以收入的比例基本上保持在 100% 以上,公司销售回款的能力较强。

  CQ9电子官方网站 CQ9平台

  在手订单充足,合同负债整体呈上升态势。公司应收票据及账款数额随收入增长 而增长,但占总资产的比重稳中有降,2021 年降至 28.34%,2022 年 Q1 也仅有 15.86%。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合同负债整体呈上升态势,2021Q2-2022Q1 四个季度合同负债同 比增速分别为189.53%/10.90%/20.28%/13.26%,2022Q1 达到 1255.92 万元创新高。

新洁能研究报告:功率器件设计龙头光伏储能带来新机遇(图13)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功率器件和芯片,按照技术类型又可以分为沟槽型 MOS、 屏蔽栅 MOS、超结 MOS、IGBT 等等。其他收入主要来自于向客户提供研究开发服 务及出售废料,收入占比很低,且几乎没有成本。作为设计类半导体公司,公司通过 外部晶圆厂提供芯片制造服务。公司核心晶圆代工供应商华虹半导体预计 2022 年将 加快推进 12 英寸产线 万片/月的扩产,预计将于 2022 年 Q4 进一步释 放产能。因此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三年晶圆流片(等效 8 英寸)的增速将保持较高水平。

  功率器件:由于公司的自主封装能力逐年增强,更多的芯片被封装成器件之后进 行销售,因此我们预期未来功率器件领用的晶圆占比将继续提高,并形成更多的功率 器件成品进行出售。

  沟槽型 MOSFET:作为公司基础品类,沟槽型 MOSFET 一度贡献超八成收入。 近年来随着其他类型产品研发成熟并量产,沟槽型 MOSFET 占比逐步下降, 2019 年晶圆用量占比约为 57%,预计未来将继续下降。

  屏蔽栅 MOSFET:和沟槽型 MOS 同样属于中低压类型的 MOS,主要应用于消 费电子等低压场景,但相比沟槽型 MOS 具有独特优势,预计未来晶圆用量和收 入占比将超过沟槽型 MOS。

  IGBT:公司未来重点推广的产品,受益于光伏发电、储能行业发展,预计仍将 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推荐新闻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