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航新能)终于如愿敲响了上市钟声。股。收盘报价40.65元,涨幅高达244.49%;总市值达167.6亿元,创下今年以来新能源板块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新高。
相关资料显示,首航新能成立于2013年,实际控制人为许韬。公司为专业从事新能源电力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太阳能电力的转换、存储与管理,核心产品涵盖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等。根据国际知名的电力与可再生能源研究机构Wood Mackenzie发布的研究报告,2023年度首航新能在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出货量位列第十位。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6月,首航新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26亿元、44.57亿元、37.43亿元、14.69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1.31亿元、8.49亿元、3.41亿元、1.31亿元。
自成立以来,首航新能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业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新能源电力转换、存储与管理等方面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已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和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与研发成果。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及其下属企业拥有28项核心技术、102项发明专利、94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外观设计专利和80项软件著作权。公司对于高效可靠直流-直流和直流-交流功率变换技术、电网适用性和电网支撑等电网交互技术、快速故障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经过多年深耕,首航新能已逐步建立了全球化的营销体系,采用经销与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为境内外各类型客户提供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等光储系统设备。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客户包括ZCS、CORAB、EnergyNAT、ILUMISOL、SOLTEC、MV Technology、天合智慧、翔泰新能、Havells、创维光伏等。
2022年6月16日首航新能的IPO申请被受理,同年7月8日,进入问询阶段,在经历两轮问询后,于2023年3月31日正式过会。其后在经历近两年的等待后,公司于2025年1月23日提交注册,并于今年2月11日获证监会正式批复,注册正式生效。
3月14日,首航新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此次IPO首航新能拟发行不超过9300万股,募资12.11亿元,其中储能系统建设项目拟募资资金1亿元,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研发中心升级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等拟募资超11亿。
本次IPO,首航新能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4.86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公司预计募资净额约为4.125亿元,主要用于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营销网络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从2024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来看,首航新能主要营收来源于光伏逆变器,占比51.09%,储能逆变器占比24.98%。储能电池占比21.66%。这三大业务是首航新能源的主营营收来源。
股东方面,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问鼎投资持有首航新能3%的股份,首航新能同时也是宁德时代的客户,宁德时代2021年度开始与首航新能合作,并成为首航新能当年的前五大供应商,公司向其采购电芯用于储能电池的生产。
对首航新能源来说,欧洲和中国市场无疑是重中之重。一个是全球最早推进光伏产业化的先行者,一个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制造与消费中心。这两大市场不仅奠定了光伏行业的基础,也引领了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的方向。
虽说如今的竞争已经“内卷”到肉眼可见,但首航新能源明白,这些区域的“内卷”恰恰意味着它们依然是核心战场,无法忽视这里的市场波动,也不能放过其中孕育的机会。
面对这个现实,首航新能源选择了进击。其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电池构成了一条涵盖多场景的完整产品线,无论是地面电站,还是工商业和户用场景,首航新能源的设备都能轻松适配,满足各地区、不同客户的需求。这种全场景覆盖能力,背后靠的是公司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敏感度。
在新兴市场方面,首航新能源也颇有建树。从渠道建设角度来看,首航新能源正在逐步转型全球化的能源品牌。公司不但在欧洲和中国市场稳扎稳打,还将触角伸向了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在这些地区,首航的储能产品表现出色,尤其是在那些电网基础设施薄弱、电力需求迫切的国家,首航的储能逆变器和电池解决方案迅速成为行业的关注焦点。
放眼全球,储能市场的竞争正在加剧。首航新能源看重却不依赖传统市场,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在新兴市场中的潜力。
展望未来,首航新能表示,公司将在清洁能源转换技术领域和储能技术领域坚持开拓创新,及时把握市场客户需求及行业技术路线变化趋势,不断丰富产品谱系、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完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从而进一步巩固并增强公司现有竞争优势。
Copyright © 2024 CQ9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