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9(电子中国)官方网站-科技领航者

活力池州开放热土_CQ9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CQ9电子中国官方网站-功率器件制造专家,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全球市场。

活力池州开放热土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8-25 04:30:38    浏览量:

  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试生产,半导体产业形成智慧应用全生态产业链体系,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池州科创中心开园,皖江江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池黄高铁开通运营……近年来,池州市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开放纾发展之困、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谋共享之福,推动城市发展由封闭小格局向开放大舞台转变。小城大“势”,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充满发展活力的池州正加速崛起。

  池州生态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作为后发地区,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发展胜势?近年来,池州市坚持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向开放要动力、要活力。

  2024年,对于安徽华迅科技有限公司来说,意义特别。随着该公司落户池州经开区的年产6亿套高可靠性存储器项目投产,华迅科技在池州的发展正式起航。同时,年产5亿块集成电路及模块封装的安徽丰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开业投产……经过10多年的发展,池州市半导体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形成了从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新型显示到智慧应用的全生态产业链体系。2023年,全市半导体产业规模突破250亿元,同比增长24.4%。当前,池州市半导体产业正加速布局车规级功率器件、存储模块等新赛道,华迅科技的投产为进一步完善全市半导体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近年来,池州市结合自身产业实际,通过招大引强,大力发展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该市通过抢抓宝镁轻合金项目投产契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镁基新材料生产基地、应用基地、创新基地和人才基地。眼下,安徽宝镁轻合金有限公司主厂区建设正在进行工程扫尾阶段,深加工区已试生产,日产原镁85吨、镁合金140吨、镁合金板1100片。矿产品输送廊道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今年一季度,池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5.1%,规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1%,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同比增长79.8%。发展的动能在累积,发展的活力在释放。

  近年来,池州市牢牢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最大机遇,聚焦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创新推进商协会招商、基金招商等新模式,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精准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1至5月份,全市新引进沪苏浙亿元以上项目84个,实际到位资金224.1亿元,分别占全市比重63.6%、66.8%。

  项目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发展快。7月13日,总投资12亿元的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规级6英寸晶圆设计制造项目在池州经开区开工,建成后将填补池州市在大尺寸晶圆制造领域的空白。作为首批落户池州的半导体企业之一,安芯电子深耕池州10余年,再次选择在池州投资新项目、布局新产业,是对池州营商环境投下的最佳信任票。

  近年来,池州市深入开展对标长三角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扎实推进“五免之城”建设,全面优化涉企服务,全力打造“‘池’久满意”营商环境品牌。该项工作推进以来,池州市实现了市场监管、财政、人社等20多个部门、30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证明材料线上出具、线类常用证照并与事项材料、结果关联,2173项事项实现了“证照免带”,电子证照事项关联率达99%以上;梳理“办事免跑”负面清单事项182项,负面清单外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办事免跑”;推出“免申即享”政策清单1170项;制定免予处罚事项426项,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轻负担,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必须破解科创资源紧张、人才短缺等制约后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难题。

  2023年12月24日,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池州科创中心开园。科创园聚焦池州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开展项目、人才招引和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打通创新资源与本土产业联动发展的通道,构建“研发在上海、生产在池州,孵化在上海、落地在池州,引才在上海、用智在池州”的一体化发展模式。目前,该中心已入驻孵化项目23个,成功转化落地1个;引进博士4人、硕士18人。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目前,池州市依托省级半导体产业基地,分别在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上海松江建设3处“飞地”,设立“飞地”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举办“安徽‘双创汇’·走进科创中心”等活动,着力打造高水平研发创新、产业孵化、招才引智、开放交流“四个中心”,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发展。1至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7.6%。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从空中俯瞰长江,一艘艘货轮络绎不绝,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安徽鸿叶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竹吸管、竹筷等竹制品,远销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大“走出去”力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全年出口预计增长20%以上;贵池船舶工业基地建造的外籍船舶交付出港,踏上新征程……今年1至5月份,全市进出口突破59.3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16.4亿元,同比增长10.9%。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极大降低了企业贸易成本。为帮助辖区企业充分享受RCEP政策红利,池州海关积极引导企业利用“智慧审核+自助打印”“信用签证”等便利措施,提升签证效率。这几年,得益于一项项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池州市进出口企业的货物通关时间大大缩短,实现“前一天装货到池州港,第二天就可以跟船走。”

  近年来,池州海关持续深化“直提直装”“离港确认”等水运物流改革,落实落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系列举措,加强同上海、南京、宁波等口岸海关的联系配合,不断深化长三角大通关建设,释放RCEP、“一保多用”、AEO认证等政策红利,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助力池州制造更好“走出去”。

  近年来,池州市持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安徽自贸试验区池州联动创新区建设,复制推广68项省级以上试点经验,“优化银精矿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入选安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建成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池州跨境贸易专区。3月28日,皖江江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营,池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近年来,池州市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菲力克公用型保税仓、铜冠有色公用型保税仓等5家保税仓,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

  向海而兴、借船出海。近年来,池州市深入实施“徽动全球”万企百团出海行动,今年上半年组织鸿叶集团、文香信息等35家公司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欧洲国际视听展等32个境内外重点国际性展会,累计对接意向客户700余位。1至5月份,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到位资金5300万元,同比增长143%。

  ——持续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池州经开区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百强、池州高新区连续4年位列全省开发区30强。

  ——在全省率先实施“局长走流程”机制、建设“五免之城”,“‘池’久满意”营商环境品牌深入人心。

  CQ9电子游戏平台 CQ9电子官方入口

  ——河(湖)长制2018-2022连续5年获省政府表彰,被国务院激励表扬。

  “在家门口就能坐上高铁,出行越来越方便。”“池黄高铁缩短了池州市区到九华山、黄山的时空距离,也吸引更多游客来池州旅游。”“我们乘高铁从南京直达九华山,方便多了。”……4月26日,在沿线群众翘首以盼中,池黄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迈入“高铁时代”,池州市区域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

  池黄高铁对长三角区域内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目前,池州市在精品线路设计发布、宣传营销矩阵、多元化业态发展及游客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全面融入“大黄山”。

  CQ9电子游戏平台 CQ9电子官方入口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主体施工,合池铁路完成招标,S40宁枞高速池州段、东鄱高速安徽段等项目稳步推进,贵池船舶制造工业基地港区公用码头工程加快建设,池州九华山机场新增多条航线……交通互联互通,池州市融圈入群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

  不出家门就能实现上海专家问诊看病,长三角医疗专家跨城坐诊、远程医疗会诊、市内骨干医生外出进修……近年来,池州市多渠道引进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提升本地医疗技术水平,更好满足池州市群众医疗健康服务需求。目前,全市8家医疗卫生机构分别与长三角地区20家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联体或专科联盟。今年1至5月份,全市共邀请长三角知名专家来池开展诊疗360人次、服务群众5187人次,派出93名业务骨干到长三角知名医疗机构进修。

  近年来,池州市扎实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去年,池州市成功入选2023年度安徽省养老服务领域省级督查激励名单。

  聚焦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这几年,池州市推出一系列更加务实有效举措,持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拿出真心诚意“解民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教育方面,去年池州市165所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信息化管理全覆盖,新建或改扩建了一大批学校。

  ——就业方面,常年开展就业促进行动,一场场大型招聘会、一次次直播带岗、一项项暖心服务,让越来越多的“千里马”奔“池”而来。

  ——医疗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社区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群众就医更方便;推进“百医驻村、千医下乡、万医轮训”工程,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智联网医院,群众就医就近看、看得好。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交流合作,让开放、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改革大潮奔涌,池州一路向前。当前,池州市正围绕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目标,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产业强市、生态立市、人才兴市,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品质城乡、高效能治理,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由“原初重”向“高新绿”转变、生态环保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城市发展由封闭小格局向开放大舞台转变。

推荐新闻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