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滁皆山也”。滁州,地处皖东,襟江带淮,承东启西,是长三角地区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双圈互动,左右逢源,地处安徽省东向发展前沿的滁州,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营商环境,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日,由滁州市委宣传部、滁州市委网信办联合澎湃新闻共同发起,聚焦“融入长三角·释放新动能”主题,邀请了沪苏浙皖多地主流媒体代表走进滁州,探访产业升级、文旅融合、交通建设等新发展,用镜头与笔墨展现这座城市的蓬勃活力。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醉翁之意、山水琅琊”的琅琊山风景秀丽,名胜古迹遍布。醉翁亭及醉翁亭景区位于琅琊山东麓,是琅琊山风景区的精华景区之一。醉翁亭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因一代文宗欧阳修以“醉翁”命亭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相关负责人说,琅琊山如今已成为滁州文旅的“金字招牌”。历史上众多文人名士留下诗文墨宝,儒释道文化交相融合,相映生辉。景区内,醉翁亭、琅琊寺、深秀湖等景点错落分布。建园以来,先后被评定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南京滁州两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滁河大保护上同心协力、同频共振。”滁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滁州市来安县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横跨苏皖两省,两地共建区域生态环境和污染源监测监控体系,共同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滁河生态经济带。公园内栖息鸟类达98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3种,被誉为“百鸟天堂”。
作为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滁宁城际铁路全线公里,西起滁州高铁站止于南京北站。“目前开通的是宁滁城际铁路(滁州段),长度45公里,起点站是滁州高铁站,也是全线最大车站,终点站是汊河站,滁州段全程约40分钟。”滁宁城际铁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该线路开通后,大大缩短南京、滁州的距离。
记者注意到,滁州的经济体量从2012年的全国第185位,跃升至2024年的全国第85位,是近十年来全国发展进位最多、增速最快的地市之一,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滁州速度”。这个“速度”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发展密码?此次媒体探访团走进了滁州市多家新兴科技企业寻找答案。
作为一家专做食品包装材料的企业—安徽乐岁新材料有限公司自2019年落户滁州,2024年已实现年销售额5.5亿元,近几年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5%以上,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食品包装行业的领军企业。“选择滁州,我们看中的是这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营商环境。”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唐贞礼介绍,作为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滁州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距离南京车程仅需半小时,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2020年,南谯经开区与浦口高新区签订《产业园区共建合作协议》,在南谯经开区内设立“南谯-浦口产业合作园区”。当年,滁州华瑞微电子科技落户滁州南谯区,仅用12个月就建成了滁州市第一座晶圆厂。目前月产能达7万片,良率稳定在99%以上,2025年扩产后产能将提升至11万片/月,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功率器件生产基地。
“选择落户南谯,缘起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南谯-浦口合作共建园区,通过初步接洽,我们感受到了南谯区政府和南谯经开区关于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决心和合作意愿。”滁州华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璐表示,项目从磋商到签约仅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离不开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府的发展举措。
2021年11月,安徽恩博力电器有限公司(飞利浦空调滁州产研基地)成立,是一家集空调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制造类企业。
“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分三期建设,是南谯区首个百亿元项目,主要用于研发生产飞利浦家用空调、大型商用空调及压缩机、电机等配套产品。”该基地负责人说,目前公司在册员工1500余人,实现全面投产将实现就业3500余人,并带动上下游产业就业。
这些年,滁州在教育、医疗等领域都与南京深度合作,也让两地群众享受到一体化的便利。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来安县对接南京、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愈来愈快,与一河之隔的南京,从“好邻居”悄然变成“一家人”。
“临溪社区地处来安县汊河镇东南部,与南京江北新区一河之隔,区域面积1.73平方公里,常住外来人口约16000人。”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临溪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拥有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环境,约一半以上居民是在此买房养老的南京人或在南京工作的异乡人,形成了独特的“双城生活”模式。
Copyright © 2024 CQ9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